跳到主要內容 :::

臺北市庇護工場微笑商城,點擊會回到首頁

:::
love
star
黑暗對話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品牌介紹 | 黑暗對話自 1988 年在德國啟程,目前已遍及 39 個國家、170 餘座城市,吸引超過 900 萬人次參與。2011 年引進台灣後,台北 DiD 至今累積舉辦超過 1,000 場體驗課程,帶領超過 45,000 人走進無光的世界。 在黑暗中,我們卸下光與標籤,透過真實的傾聽重新感受世界。秉持「為視障者推動一個公平及友善的就業環境,並以同理心為社會祥和奠定基石」的使命,黑暗對話不只是一次體驗,更是打破偏見、喚醒理解的起點。 一路以來,我們陪伴許多視障朋友在職場中找到自信與舞台,也讓大眾在互動中看見視覺之外的可能。將這份力量延伸至生活,我們創立【黑暗選品 DiD Select】,每一件商品皆由視障職人以心血與專業打造,不僅是日常用品,更承載著故事與溫度。透過黑暗選品,支持不再受空間與距離限制,每一次選擇,都是對公平就業與多元價值的支持,讓善意在生活的每一刻延續。

門市地址 | 台北市中山區八德路二段174巷28號4樓

營業時間 | 平日:10:00~17:00

連絡電話 | 02-87723100

連絡人 | 黃芊樺

認識臺北市社會企業「黑暗對話」

「黑暗中,看見自己」。您是否想像過,當視覺從生活中被抽離,會感到不安還是恐懼。在臺北市有一群人,能在黑暗中,成為我們的引路人,引導著我們在黑暗中放下情緒,看見自己的內心。

他們,是來自於【黑暗對話】的培訓師,是臺灣最獨特的一群教育者。

由臺北市社會企業【黑暗對話】(Dialogue in the Dark, DiD)打造的黑暗體驗空間,在完全的黑暗空間中,讓參與者暫時放下視覺,改由觸覺、聽覺、嗅覺等其他感官,去「看見」自己,導覽這段黑暗旅程的,正是一群視覺障礙者(以下簡稱視障者),是黑暗對話培訓師。

圖一、黑暗工作坊體驗-培訓師引導說明

圖一、黑暗工作坊體驗-培訓師引導說明

黑暗對話與培訓師的職涯旅程

黑暗對話創辦人之一陳旋旋董事,有感於視障者在就業上的問題,因此,在2011年,與愛盲基金會以及社會有志之士共同創建「黑暗對話社會企業」,為視障者推動一個公平及友善的就業環境。

為了持續培育這些在黑暗旅程的領航員,黑暗對話每2年開辦一次培訓師訓練課程,為有志投入教育與體驗引導工作的視障者開啟專業職涯的第一步。

迄今,已經培訓65位視障者完成認證,成為專業的黑暗對話培訓師,這項培訓課程不只是單純技能訓練,更是一段讓這些培訓師身心成長與人生轉變的旅程。從自我認識、口語表達、團隊合作,到引導技巧、空間安全、情緒溝通等訓練,每一階段都由黑暗對話的專業團隊陪伴著學員一步步進入培訓師的角色。

圖二、黑暗工作坊體驗之後-參與者分享感受、討論心得

圖二、黑暗工作坊體驗之後-參與者分享感受、討論心得

黑暗中的領航者

黑暗對話工作坊有「黑暗心音樂會」、「黑暗大挑戰」、「闇室迷蹤」及「暗中茶席」等課程,設計多元的情境,例如在黑暗中點餐、辨識物品、穿越障礙物或進行團隊合作任務,這些情境挑戰參與者的適應能力和問題解決技巧。在一個完全隔絕光源的環境中,參與者被強迫失去視覺,進而開啟其他感官(觸覺、聽覺、嗅覺等)的敏銳度,培訓師引導參與者察覺[內在慣性],探索[自我潛能],幫助參與者自我覺查並移除設限,增進溝通的能力並重新認識自己。

在黑暗體驗結束後,會有一段時間讓參與者分享感受、討論心得。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環節,參與者將體驗轉化為更深層次的學習與啟發。讓每一位參與者體驗黑暗的衝擊後,在光亮中反思。

在黑暗對話裡,視障者不再只是被協助的對象,而是站上講台、領導課程的主角;參與者在黑暗中學習使用聽覺、觸覺並啟發自我認知。視覺不便與視覺方便者角色的互換,翻轉了我們對障礙的框架,讓我們重新定義「能力」是可以自己創造的。

服務者也能成為給與者

黑暗對話社會企業深耕多年,至今已舉辦逾 1,500 場工作坊,累積超過 50,000 人次的參與者。黑暗對話不僅止於提供服務,更積極實踐「讓服務者也能成為給予者」的理念,並將30%的盈餘投入社會福利領域,藉此回饋社會。黑暗對話將持續為視障者推動一個公平及友善的就業環境,並以同理心為社會祥和奠定基石,成為傳遞公平與祥和社會的價值平台。
黑暗對話不僅是一場體驗活動,更是一場生命的學習,鼓勵我們走出舒適圈,以全新的視角認識世界,並在黑暗中發現光明與無限可能。

訪客